首页 资讯 正文

抬舟七十里,送饭又送水!麻阳人的端午,是全民出动的龙舟情结

体育正文 287 0

抬舟七十里,送饭又送水!麻阳人的端午,是全民出动的龙舟情结

抬舟七十里,送饭又送水!麻阳人的端午,是全民出动的龙舟情结

去年的端午节前后,麻阳曾经在网络一炮走红。一段(yīduàn)阴雨绵绵、洪水(hóngshuǐ)滔滔中逆水行舟的视频走红网络,传遍世界。一条条龙舟穿破浓雾,船上战旗猎猎(lièliè)、喊声(hǎnshēng)震天,迎着滚滚洪水艰难逆水而上,仿佛穿越五千年的时空隧道破雾而来,不为名利、不为前程,只为赶一场(yīchǎng)端午龙舟之约。 从祖训到热血:麻阳龙舟,是文化的(de)流动史诗。 每一年的龙舟赛,都是麻阳民间一次重(zhòng)大的活动,大家不(bù)仅仅出钱,更要出力。老祖宗留下的祖训:“宜输一丘田,不输一篙(yīgāo)船。”这样的祖训早已深入麻阳人的骨子里,充分体现了(le)麻阳盘瓠文化的深邃与厚重。麻阳人把龙舟赛看得非常重——可以不吃饭,但不能不扒船。 麻阳龙舟背后的盘瓠文化与(yǔ)热血乡情。 郭公坪的擎天龙舟队,由于郭公坪镇小坡(zhènxiǎopō)到八里桥公路年久失修,道路坎坷且坑坑洼洼,过往车辆都难以通行。如果龙舟从公路运输,有可能(kěnéng)损坏(sǔnhuài),影响参赛。于是,郭公坪擎天龙舟队决定改走(gǎizǒu)水路,前往铜信溪电站大坝,再抬船(táichuán)过坝。这样一来,需要许多人协助抬船翻越大坝,再沿岸步行(bùxíng)1000多米烂路后才能重新下水,从而避开陆路风险,保护龙舟完好无损地抵达赛场。 锦和镇官村村得知消息(xiāoxī)后,自发组织(zǔzhī)了100多人步行4公里到铜信溪电站大坝迎接并协助将(jiāng)龙舟从大坝抬至下游入水。当龙舟行至官村村河段时,全村老少燃放鞭炮迎送。 到达锦和(hé)镇河段后,龙舟还需再次抬船上岸,沿公路步行70里前往(qiánwǎng)县城赛场。锦和镇东街(dōngjiē)社区和西街社区听到郭公坪(guōgōngpíng)龙舟队到来,立即组织上百名劳力参与协助抬龙舟。全镇男女老少燃放鞭炮、敲锣打鼓,迎接这支(zhèzhī)来自郭公坪的龙舟队伍。许多嫁到锦和镇的郭公坪女儿也纷纷前来,为龙舟系上红布、祭拜祈福。 龙舟不止是竞技,更是麻阳(máyáng)人对传统文化的守望。 云下尧市龙舟队、文昌阁龙舟队、郭公坪擎天龙舟队、锦和(hé)龙舟队先后从锦和镇出发,数十名壮汉抬起三吨多重的龙舟,挥舞着国旗与龙舟战旗,迎着初升的朝阳(zhāoyáng),随着龙舟鼓声的节奏,迈着坚定的步伐,喊着龙舟号子,结伴前行七十里。沿途村庄鞭炮齐鸣、锣鼓喧天,乡亲们以最朴实的方式,表达最热烈的支持(zhīchí)——有人堆积矿泉水、方便面和饮料供队伍免费取用,还有(háiyǒu)乡镇沿途准备了(le)米饭、咸鸭蛋、鸡肉等简单饭菜为勇士(yǒngshì)们补充体力(tǐlì)。 这一切令人动容的场景感动了无数网民。当龙舟队伍(duìwǔ)进入县城时,街道两旁鞭炮齐鸣、喊声震天,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壮观场面,夹道欢迎(jiādàohuānyíng)的群众展现了麻阳人对龙舟的信仰和期盼(qīpàn)。 这不是比赛(bǐsài),是麻阳人的文化和信仰。 今年端午节,轰轰烈烈的龙舟(lóngzhōu)预赛在郭公坪、吕家坪、兰里镇、锦和镇、江口(jiāngkǒu)墟镇等地拉开序幕,各地选出前三名,将参加由(yóu)中国民间传统龙舟大赛——由高村镇漫水社区承办。 麻阳龙舟再出发:延续千年端午(duānwǔ),演绎一脉民俗。 许多(xǔduō)村庄的青壮年为了参加龙舟赛,不惜从外地打工(dǎgōng)处请假甚至辞职回到家乡。有选手说:“老板(lǎobǎn)不批假,就炒他鱿鱼。” 他们深知:工作(gōngzuò)可以再找,龙舟赛一年只有一次。全县群众参与龙舟赛的热情高涨,无需动员,只要村里(cūnlǐ)龙舟协会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个通知,大家便会从家中、外地迅速集结,一同参与训练与比赛,直至赛程结束。 为了(wèile)一条船,全村出动、百人抬舟、千里返乡。 目前,各地分(fēn)赛场赛事已顺利结束(jiéshù),入围队伍翘首以待8月份正式展开的县决赛。 来源丨红网论坛(lùntán)@舒大军 版权归(guī)原作者所有,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! 如有(yǒu)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!
抬舟七十里,送饭又送水!麻阳人的端午,是全民出动的龙舟情结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