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义:征兵宣传进校园 助力青年“戎装梦”
兴义:征兵宣传进校园 助力青年“戎装梦”
兴义:征兵宣传进校园 助力青年“戎装梦”“黄金水道”长江口(chángjiāngkǒu)航道,是大型船舶进江出海的咽喉要道,百舸争流,每年(měinián)有约26万艘次(cì)船舶途经这里,平均每天700多艘次;“海巡01”轮每个(měigè)月至少在此巡航2至3次,每次5至7天,遇到紧急搜寻任务,经常是不知归期。
与“海巡(hǎixún)01”轮(lún)相伴十年——现任(xiànrèn)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巡航管理科副科长(fùkēzhǎng)、 “海巡01”轮船长的詹(zhān)春珮已从一名航海实习生成长为中国远洋公务船首位女船长。从马航MH370客机(kèjī)失联搜寻到东海“桑吉”轮燃爆应急处置,她至今已参与了20多次海上重大搜救任务,航程平均每年可绕地球一周,被同行称为“乘风破浪的詹船长”。
詹春珮 本文图片均为(wèi) 受访者 供图
十年磨“舰”,90后的詹春珮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创造着不平凡的成绩:她曾驾驶海事(hǎishì)旗舰“海巡(xún)01”轮,巡东海、穿南海(nánhǎi)(nánhǎi)、越赤道(chìdào),常态化参加东海巡航,与(yǔ)长三角海事机构开展联合活动,有力保障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;承担9次南海巡航任务,服务保障南海岛礁建设,助力岛礁灯塔导助航设施投用;参与实施领海海域巡查,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。
“船长就是(jiùshì)船舶安全的定心丸”
刚刚开始上船工作时,詹春珮也会(huì)担心自己不适应海上环境,身体(shēntǐ)会拖后腿,但其实真正行动起来,她发现身体问题都可以克服(kèfú),适应得很好。她也担心海上会出现突发情况,“但是因为我身边有经验丰富的(de)同事在,我们有充足(chōngzú)的知识储备和应急预案,真正遇到困难时都有底气去化解。”
在实际的(de)工作中,船舶安全关系着每位船员(chuányuán)的生命安全。“船长就是船舶安全的定心丸”,在詹春珮看来(kànlái),成为一名(yīmíng)优秀的船长,是她不断靠近最好的自己的一种方式。“我们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里的船长,都有自己专属(zhuānshǔ)的风格和特长,有的沉稳小心、有的幽默风趣、有的刚毅果断。在成为船长之后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,我努力(nǔlì)向前辈‘取经’,坚持不懈地与团队摸索(mōsuǒ)、磨合,常学常新、常悟常进。”
成为船长,是(shì)一个巨大的身份转变,船长是要带队伍的。既要带着队伍跑,也要时时刻刻依靠队伍、想着队伍。现任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副总队长的姜龙,是詹春(zhānchūn)珮最信赖的“师父”。每当遇到困难,詹春珮总会下意识(xiàyìshí)地思考(sīkǎo):如果是姜龙,他会怎么处理?
“遇到问题时,船长就是全体船员最后的依靠,平时要做好表率,关键时要站得住。”姜龙(jiānglóng)鼓励詹春珮,“这一年里,你(nǐ)的成长非常明显,特别(tèbié)是呈现出的自信和从容,让我看到不断向上的力量。”
詹春珮认为(rènwéi),进一步拓宽女性在海事的(de)职业发展路径、提供更多的包容性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议题(yìtí)。“女性船员一定会越来越多,我们不能被固定思维限制。如今,不管是公务船还是商船、大型邮轮,已经有(yǒu)越来越多的船舶在培养女性船员了。”
仅有一丝希望,也要百倍努力完成(nǔlìwánchéng)任务
詹春珮的职业生涯也经历(jīnglì)过数次(shùcì)考验,她用坚持和努力诠释着使命担当。
2014年3月8日,马航(mǎháng)MH370客机(kèjī)失联,“海巡01”轮(lún)作为中方舰队指挥船疾驰南印度洋。当时还是新人(xīnrén)的詹春珮主动请缨奔赴南大洋(nándàyáng)搜寻马航失联客机,作为当时唯一的女见习三副,她每天坚持完成8小时航行班任务。“海巡01”轮历经216天2万余海里,打捞搜寻和排除疑似漂浮物百余件。
在举世关注的(de)“桑吉”轮燃爆处置中,詹春珮协助船长协调中日韩力量(lìliàng),指挥30多个救助单元开展应急处置,展现出卓越的业务素质。
此外,詹春珮参与(yǔ)重大海上救助20余起,带队守护我国海运大通道安畅清洁,每一次救助都是(shì)与恶劣环境和艰难条件的顽强对抗。
2015年年底,“苏赣渔运02886”轮(lún)在长江口翻沉,生死一线间,“海巡01”轮船员队伍没有放弃(fàngqì)救人的希望,水手长冒险跳上翻扣的船底,反复敲打并(bìng)最终听到了船舱内幸存渔民(yúmín)的回音(huíyīn),然后“海巡01”轮报告上海海上搜救中心,中心协调专业潜水员和装备到现场开展水下探摸(tànmō)和救人。詹春珮在现场看到这一切,让她相信了坚守的力量,就算仅有一丝希望,也需要用百倍努力才能完成任务。
成为年轻人的榜样,“她走过的路我也能(néng)走”
现任“海巡01”轮三副的(de)邢蕊,是一名从上海海事(hǎishì)大学航海技术专业(zhuānyè)毕业的女生,怀有“航海梦”的她来到了(le)“海巡01”轮上。“我选择上船不仅是因为自己的航海情怀,也是听说了‘詹春珮(pèi)’这个名字。”邢蕊对记者说,“她的经历让我相信,我的‘航海梦’也有成真的可能。对我来说,她是榜样,是真真切切在(zài)身边的、看得见的人,她走过的路我也能走。”
在詹春(zhānchūn)珮的带领下,“海巡01”轮创建“移动”的海上创新工作室,紧盯我国远海监管(jiānguǎn)和(hé)救助难题,研究制定针对海上风电场影响通航安全的智能预警、综合探测(tàncè)等技术规范,为2025年国家标准出台提供技术支撑。
“创新(chuàngxīn),始于兴趣,也源于责任。为(wèi)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,就是创新。”这是詹春珮对“创新”的理解,也是詹春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的初衷(chūzhōng)。
2024年,对于詹春珮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。这一年里,她荣获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“最美职工(zhígōng)”、感动交通十大(shídà)年度人物、感动上海(shànghǎi)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。
此外,作为(zuòwéi)“海巡01”轮首席兼职讲解员,詹春珮将船舶打造成全国航海科普教育(jiàoyù)基地(jīdì)和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让超过2万名公众近距离感受到航海的魅力。
“我尊重和热爱这份职业,也想在以后的(de)道路中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。”詹春珮(pèi)认为,最可贵的成功,是超越曾经的自己。
澎湃(pēngpài)新闻记者 邓玲玮
(本文(běnwén)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“黄金水道”长江口(chángjiāngkǒu)航道,是大型船舶进江出海的咽喉要道,百舸争流,每年(měinián)有约26万艘次(cì)船舶途经这里,平均每天700多艘次;“海巡01”轮每个(měigè)月至少在此巡航2至3次,每次5至7天,遇到紧急搜寻任务,经常是不知归期。
与“海巡(hǎixún)01”轮(lún)相伴十年——现任(xiànrèn)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巡航管理科副科长(fùkēzhǎng)、 “海巡01”轮船长的詹(zhān)春珮已从一名航海实习生成长为中国远洋公务船首位女船长。从马航MH370客机(kèjī)失联搜寻到东海“桑吉”轮燃爆应急处置,她至今已参与了20多次海上重大搜救任务,航程平均每年可绕地球一周,被同行称为“乘风破浪的詹船长”。
詹春珮 本文图片均为(wèi) 受访者 供图
十年磨“舰”,90后的詹春珮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创造着不平凡的成绩:她曾驾驶海事(hǎishì)旗舰“海巡(xún)01”轮,巡东海、穿南海(nánhǎi)(nánhǎi)、越赤道(chìdào),常态化参加东海巡航,与(yǔ)长三角海事机构开展联合活动,有力保障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;承担9次南海巡航任务,服务保障南海岛礁建设,助力岛礁灯塔导助航设施投用;参与实施领海海域巡查,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。
“船长就是(jiùshì)船舶安全的定心丸”
刚刚开始上船工作时,詹春珮也会(huì)担心自己不适应海上环境,身体(shēntǐ)会拖后腿,但其实真正行动起来,她发现身体问题都可以克服(kèfú),适应得很好。她也担心海上会出现突发情况,“但是因为我身边有经验丰富的(de)同事在,我们有充足(chōngzú)的知识储备和应急预案,真正遇到困难时都有底气去化解。”
在实际的(de)工作中,船舶安全关系着每位船员(chuányuán)的生命安全。“船长就是船舶安全的定心丸”,在詹春珮看来(kànlái),成为一名(yīmíng)优秀的船长,是她不断靠近最好的自己的一种方式。“我们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里的船长,都有自己专属(zhuānshǔ)的风格和特长,有的沉稳小心、有的幽默风趣、有的刚毅果断。在成为船长之后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,我努力(nǔlì)向前辈‘取经’,坚持不懈地与团队摸索(mōsuǒ)、磨合,常学常新、常悟常进。”
成为船长,是(shì)一个巨大的身份转变,船长是要带队伍的。既要带着队伍跑,也要时时刻刻依靠队伍、想着队伍。现任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副总队长的姜龙,是詹春(zhānchūn)珮最信赖的“师父”。每当遇到困难,詹春珮总会下意识(xiàyìshí)地思考(sīkǎo):如果是姜龙,他会怎么处理?
“遇到问题时,船长就是全体船员最后的依靠,平时要做好表率,关键时要站得住。”姜龙(jiānglóng)鼓励詹春珮,“这一年里,你(nǐ)的成长非常明显,特别(tèbié)是呈现出的自信和从容,让我看到不断向上的力量。”
詹春珮认为(rènwéi),进一步拓宽女性在海事的(de)职业发展路径、提供更多的包容性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议题(yìtí)。“女性船员一定会越来越多,我们不能被固定思维限制。如今,不管是公务船还是商船、大型邮轮,已经有(yǒu)越来越多的船舶在培养女性船员了。”
仅有一丝希望,也要百倍努力完成(nǔlìwánchéng)任务
詹春珮的职业生涯也经历(jīnglì)过数次(shùcì)考验,她用坚持和努力诠释着使命担当。
2014年3月8日,马航(mǎháng)MH370客机(kèjī)失联,“海巡01”轮(lún)作为中方舰队指挥船疾驰南印度洋。当时还是新人(xīnrén)的詹春珮主动请缨奔赴南大洋(nándàyáng)搜寻马航失联客机,作为当时唯一的女见习三副,她每天坚持完成8小时航行班任务。“海巡01”轮历经216天2万余海里,打捞搜寻和排除疑似漂浮物百余件。
在举世关注的(de)“桑吉”轮燃爆处置中,詹春珮协助船长协调中日韩力量(lìliàng),指挥30多个救助单元开展应急处置,展现出卓越的业务素质。
此外,詹春珮参与(yǔ)重大海上救助20余起,带队守护我国海运大通道安畅清洁,每一次救助都是(shì)与恶劣环境和艰难条件的顽强对抗。
2015年年底,“苏赣渔运02886”轮(lún)在长江口翻沉,生死一线间,“海巡01”轮船员队伍没有放弃(fàngqì)救人的希望,水手长冒险跳上翻扣的船底,反复敲打并(bìng)最终听到了船舱内幸存渔民(yúmín)的回音(huíyīn),然后“海巡01”轮报告上海海上搜救中心,中心协调专业潜水员和装备到现场开展水下探摸(tànmō)和救人。詹春珮在现场看到这一切,让她相信了坚守的力量,就算仅有一丝希望,也需要用百倍努力才能完成任务。
成为年轻人的榜样,“她走过的路我也能(néng)走”
现任“海巡01”轮三副的(de)邢蕊,是一名从上海海事(hǎishì)大学航海技术专业(zhuānyè)毕业的女生,怀有“航海梦”的她来到了(le)“海巡01”轮上。“我选择上船不仅是因为自己的航海情怀,也是听说了‘詹春珮(pèi)’这个名字。”邢蕊对记者说,“她的经历让我相信,我的‘航海梦’也有成真的可能。对我来说,她是榜样,是真真切切在(zài)身边的、看得见的人,她走过的路我也能走。”
在詹春(zhānchūn)珮的带领下,“海巡01”轮创建“移动”的海上创新工作室,紧盯我国远海监管(jiānguǎn)和(hé)救助难题,研究制定针对海上风电场影响通航安全的智能预警、综合探测(tàncè)等技术规范,为2025年国家标准出台提供技术支撑。
“创新(chuàngxīn),始于兴趣,也源于责任。为(wèi)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,就是创新。”这是詹春珮对“创新”的理解,也是詹春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的初衷(chūzhōng)。
2024年,对于詹春珮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。这一年里,她荣获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“最美职工(zhígōng)”、感动交通十大(shídà)年度人物、感动上海(shànghǎi)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。
此外,作为(zuòwéi)“海巡01”轮首席兼职讲解员,詹春珮将船舶打造成全国航海科普教育(jiàoyù)基地(jīdì)和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让超过2万名公众近距离感受到航海的魅力。
“我尊重和热爱这份职业,也想在以后的(de)道路中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。”詹春珮(pèi)认为,最可贵的成功,是超越曾经的自己。
澎湃(pēngpài)新闻记者 邓玲玮
(本文(běnwén)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